克东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在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趋利避害中保持定力,在精准扶贫中攻坚克难,以绝对忠诚诠释担当,以精诚团结凝聚合力,以超常付出干好事业,开创了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城乡面貌提档升级、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壮大重点主导产业迈上新台阶
克东县围绕省委“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发展思路,紧贴市委重点推进的十二大产业,全力发展壮大“现代畜牧业、大豆、天然苏打水”三大主导产业和家具建材重点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4户。今年前五个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税金分别实现8.19亿元、3.10亿元,分别增长46.4%、69.3%。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克东县飞鹤乳业智能化配方乳粉生产车间,只见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罐罐优质配方奶粉从这里生产出来。工厂负责人介绍,飞鹤乳业配方乳粉智能化生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于去年年底投产,整条生产线采用机器人操作,企业实现了生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在现代畜牧业上,飞鹤乳业自2001年落户克东以来,先后建成300吨乳粉加工基地、万吨液态奶生产线和5万吨配方乳粉生产项目,配建了原生态牧业3个万头牧场、安盛农业、博瑞饲料、瑞信达物流、勇进牧场生物质天然气和有机肥循环综合利用等项目,形成了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规模养殖、乳粉生产、包装物流、终端销售、粪污处理于一体的完整的闭合全产业链。2017年,飞鹤乳业上缴税金3.4亿元。在发展乳业的同时,以养殖和牛、安格斯肉牛等为重点,发展高端肉牛产业;并引进牧原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在大豆产业上,借助主产区优势,扶持克东腐乳、禹王大豆不断发展壮大,新建了京宇农业活性酶大豆粉和联兴山泉水豆制品项目,全县大豆加工能力达到18万吨。2017年,禹王大豆加工总量达到10万吨,上缴税金突破千万元,大豆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天然苏打水产业上,支持舒达源、汇源等9户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舒达源二期、龙沁泉等新项目,引进河南明仁等知名企业,帮助水企业开拓市场,有效解决产强销弱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了新财源。2017年,全县苏打水企业上缴税金达到1100万元。在家具建材产业上,支持郭氏家具新园区建设,企业现已成为全省第二大民营家具生产企业和克东县最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企业用工达到3000多人;扶持蒙西建材、世海通用钢结构等企业发展。2017年,蒙西建材上缴税金654万元,增长168%。
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克东县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加大工作力度。调整完善了县级领导、部门包保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责任制,细化任务分工,督促县级领导和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及运营发展中的实际困难。2017年,各级领导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31项,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今年,全县深化干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通过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精简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努力营造亲商、重商、扶商的良好环境。
高位谋划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
克东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天字号”工程来抓,高位谋划部署,逐级落实责任,构建了上下联动的扶贫推进体系,通过抓好七项精准扶贫措施,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这几天,家住克东县宝泉镇德胜村的吕文财和老伴儿别提多高兴了。因为2017年在多项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帮扶下,家里生活大变了样:加入了村里的养牛合作社享受了分红;新农合不用自己交钱,看病还能先住院后付费;告别了原来的旧房子,搬进了温暖的新居。如今吕文财一家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克东县落实各级责任统领脱贫。县四个班子齐上主战场,成立了21个工作组,按照分管战线分口专题推进;制定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调度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县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起县乡村、部门领导及党员干部包乡包村联户机制,县级领导每人包扶2个贫困村和2个非贫困村,县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实行“一联五”“一联四”帮扶机制,实现对全县所有村包扶工作全覆盖;省市县派出驻村工作队98支,加强工作队的选派、管理和考核,实行派出单位与工作队责任、项目和资金捆绑,确保驻得住、干得好、成效实;加强扶贫工作考核和督查,把对乡镇、部门扶贫工作考核比重分别提升到80%和70%,使扶贫推进机制更加务实管用;压实各级党组织扶贫责任,靠实乡村两级扶贫主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补齐配强乡村“两委”班子,整顿软弱涣散村20个,增强了村级组织带动脱贫能力。
发展扶贫产业引领脱贫。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以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参与经营、项目托管、拉动务工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全县313个合作社拉动土地规模经营130万亩,带动85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投入2880万元,建设温室及大棚968栋70万平方米,组建果蔬合作社15个,大力发展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1047户,户均年增收3000至5000元;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抓好产业溢出、裂变、升级工作,延长做粗产业链条,提升主导产业支撑发展和带动就业能力,带动45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户均月增收2200元;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投入2.23亿元,建设光伏电站96个,总容量26.2兆瓦。目前,所有电站已全部并网发电,预计带动贫困户5111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发展电商产业,做优“我有半亩园”认筹平台、农特产品体验展、“兢山馆”等载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使1100户贫困户受益,户均年增收600元。
借助金融政策撬动脱贫。县财政出资456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和保证金,建立“金融政策+贫困户+龙头企业”的模式,通过灵活的贷款方式,共发放扶贫贷款1.75亿元,实现所有贫困户全覆盖,户均年增收1000至1700元。其中飞鹤乳业社贷企用二次分红660万元,促进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同时,借助牧原“5+”扶贫模式,以委托养殖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县政府与牧原集团签订了产业扶贫框架协议,全县共有5270户贫困户签订了带贫协议,发放贷款2.1亿元,户均年受益2400元,全县贫困户获贷比达到76.24%,为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新路。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脱贫。坚持找准短板,补齐弱项,投入3300万元,改造安全饮水村屯280个;投入4000万元,改造维修农村公路70公里;投入2900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房1693户;建设完善村级卫生室96个并配备村医,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35个,实现“双达标”“双覆盖”,确保了贫困村“三通三有”,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加快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步伐。
激发内生动力助推脱贫。以县职教中心培训基地和满艺公司为载体,加强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贫困妇女满绣技能培训。2017年共培训农村贫困人口3000多人,本地务工和向外输出400余人。通过满绣技能、电商实战、创业月嫂培训农村贫困妇女1162人,仅满绣就安置就业193人。为改变贫困户的等靠思想,制定下发了《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奖补政策》,县财政拿出450万元,在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给予补贴,增强了贫困户脱贫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实孝亲敬老、“三好家庭”评选、爱心超市等载体,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自主脱贫能力显著提升。
凝聚社会力量帮扶脱贫。落实医保、低保政策,做好兜底保障,确保贫困户不返贫;全县43户重点企业根据实力与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每户企业包扶一个非贫困村,从帮助谋划产业、扶持发展资金、带动人员就业等方面入手,带动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发动社会各界捐资271万元,设立爱心扶贫基金,用于助学、助残、助老及贫困户劳动奖励,使全社会力量都融入脱贫攻坚之中,形成了县委主导、政府推进、上下联动、各界参与的社会扶贫大格局。
加快改革现代农业实现新进展
克东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科学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7月初,记者走进克东县玉岗镇新合村秋霞食用菌合作社挂袋木耳生产大棚,只见一排排整齐吊起的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木耳,十分惹人喜爱。合作社理事长张贵彬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从春天就开始生产了,这第一茬木耳长势不错,现在正在集中采摘。今年我们合作社带动161户贫困户,预计每户能增收3000元。”
克东县围绕“一村一品”抓特色,打捆各类资金,重点支持调整力度大、带动贫困户能力强的合作社,扶持富民生态联社、北辰食品有限公司、天锦公司等典型,促进了果蔬、食用菌、黑木耳等特色种植,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抓好“一村一品”同时,围绕全县主导产业抓结构调整。坚持向畜牧业上调,建成万头奶牛牧场3个,奶牛存栏3.4万头,带动青贮玉米种植10万亩,实现了过腹转化增值;发展肉牛养殖合作社30个,肉牛饲养量达到3万头;推进牧原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40万头生猪养殖场、有机饲料厂、有机肥厂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开工建设。种植品种坚持向大豆上调,以禹王大豆、克东腐乳等龙头企业为牵动,延长大豆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县188.5万亩耕地中种植大豆139万亩、玉米39万亩,其他作物10.5万亩。
同时,围绕市场需求抓提升。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思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全县鲜奶、大豆加工总量分别达到16万吨、18万吨;坚持促营销,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物联网和三级电商服务平台建设。2017年,农产品和地工产品线上销售额达5亿元。围绕黑土保护抓治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小流域保护、治沟等水土流失治理15.6公顷;建立科学轮作体系,落实“三减两增”面积21万亩,还田牧场粪肥110万吨,转化有机土地1.7万亩,建成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5万亩,保护了黑土资源。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抓好77个村中心屯基础设施建设和所有村屯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并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全县先行改厕1000户,计划5年完成改厕任务。
关注百姓民生事业呈现新气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县财政每年拿出850万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校车和饮奶服务;投入2900万元,新建第二中学和实验小学教学楼,移址特教学校,有效缓解了大班额问题;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招聘和选调城乡教师45名,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2017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县新建村级文化广场及活动室35个,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激情夏日”广场演出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了百姓文化生活;开展了“和谐克东、全民健身”活动,群众健康指数显著提升;举办两场旅游宣传推介会,接待正规旅游团队12个,旅游产业迈出了可喜步伐。
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医疗费用药物占比下降到30%;全面施行贫困人口“先住院,后付费”制度,医疗报销比例全面提高;改扩建县医院门诊综合楼、疾控中心办公楼,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
此外,在社会保障和创业就业方面,“五险”参保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强化了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并新建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楼,建立社会养老服务新机制。(来源:黑龙江日报,高辉记者姚建平)
(责任编辑:孙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