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相继获得中国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市、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等荣誉。
突出结构调整“一个重点”,切实提高多元供给水平。该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黑土资源,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位比较优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生产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按照“三增一减”思路,加快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新增水稻1.4万亩、大豆3.9万亩、经济作物0.2万亩,调减玉米5.5万亩。
目前全市75.1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中水稻、大豆、玉米、经济作物分别占比69%、20.6%、8.1%、2.3%。调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食用菌、蔬菜、北药等特色产业。建成食用菌大棚188栋,年栽培3250万袋。建成设施蔬菜棚室1100栋,年生产蔬菜瓜果5000余吨,有效满足了本市及周边地区“菜篮子”需求。建成平贝母、人参、五味子等北药基地15个,种植面积8700亩,药材商品量1430吨。新建中药材加工厂5处,年加工能力3000吨,初步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格局。调高养殖比重,以“两牛一猪”为重点,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突破口,推进高品质畜产品基地建设。
抓牢基础和生态“两个保障”,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抓牢基础保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实施农村公益事业提档升级工程,去年投入1.47亿元,实施“美丽乡村”“点亮乡村”“平安乡村”等工程,农村面貌和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和提升。今年计划投资1.59亿元,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向12个贫困村倾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民生条件。
深化土地确权、产权制度和村民自治“三项改革”,加速释放农村发展动力。加快推进改革扩面、提速、集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大力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该市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已完成2个省级试点村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同时,正在积极推进村级清产核资工作,创新推进村民自治改革试点建设。大力开展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的村民自治改革试点,王杨乡建设村被确定为全国24个改革试点村之一,制定了《铁力市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村民理事会章程》等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村民行为。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两统两分”原则,成立了2个党小组领导理事会、监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管理和监督村内各项事务。通过开展自治试点,组织基础更加牢靠,规章制度更加健全,社会风气更加文明。
强化企业、主体、质量和品牌“四个支撑”,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农副产品粗加工、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伊春市级4家、铁力市级9家。农业产业化产值达6.9亿元,签订订单面积达到44.2万亩,带动农户1.7万户,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产销对接。强化新型经营主体支撑,着力提高规模化程度。坚持把绿色有机品牌建设和营销摆上重要位置,绿色、有机产品使用标识认证数量达到34个。同时,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在“销得好”上做足文章。去年以来,共组织153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全国各类展会洽谈会14次,参展品种40余个,交易量达到2030吨,销售额达到5560万元。以“互联网+农业”为牵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好味道电子商务等电商企业发展到27家,淘宝网店总数达到4200家,全年网络交易额实现4.58亿元,荣获全省首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县荣誉称号。(来源:黑龙江日报,郑岩顾泽怡记者马少忠)
(责任编辑:孙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