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玉米30多年了,但迅速增产增收就是近3年的事。这主要得益于东北农业大学的科技帮扶,以前也有农业专家来指导我们,但基本都是长虫子了就告诉我们怎么灭虫,苗长势不好就告诉我们怎么施肥。但东农专家不一样,他们是不同领域专家‘组团’来的,把种子、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肥料及施肥方法‘打包’提供给我。现在我的种植面积扩展到1万多亩,每亩地少用10多公斤肥,还能增产50公斤,让我这几年增收几十万元。”望奎县通江镇种粮大户宋加兴告诉记者。
“组团”来服务、“打包”送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常态。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组织专家经过考察后表示,东农这种新的服务体系和新的转化模式,解决了农业高校科技服务主体单一、力量薄弱、积极性不高,不能把成果有效转化成生产力等问题,是全国农业高校科技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服务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
“过去高校科技服务都是单打独斗,一个老师服务一个地方、服务一个单项,无法在整体上带动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如果不建立一个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无论是农民还是有着科技项目的高校,都无法发挥效能最大化,推动龙江现代化农业发展。”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郑秋鹛介绍,该校自2013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北方寒地现代大农业区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及技术集成与示范”(以下简称“寒地项目”)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据了解,东农在借鉴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先后建立了红兴隆管局八五二农场、建三江管局大兴农场、望奎县、嫩江县4个综合示范基地,这些基地集教学、科研、推广功能“三位一体”,形成了政产学研推和谐组合的服务模式,形成科技进村入户快捷通道。
截至目前,百余名专家常年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参加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民达万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农技骨干和新型农民。通过项目示范区辐射带动推广,累计增产优质水稻5.08亿公斤,增产玉米7.58亿公斤,增产大豆0.77亿公斤。
校企携手转化科技成果让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遍地开
郑秋鹛表示,在“寒地项目”推动下,东农把与水稻、大豆和玉米相关优秀技术整合到一个平台,发挥各个学科和专家的优势,从而有能力去将新品种、新农技和新肥料推广到更多地区。
姜佰文就是这样实现了技术转化,他告诉记者,通过在852农场做了三年试验,把科研成果与肥料企业合作转化生产了“玉米套餐肥”。2016年,东农与哈尔滨尚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建立校企研发中心协议,学校提供产品研究和农化服务,企业投资100万元,这种合作真正让学校教师的成果转化成产品。“如今,企业的肥料卖到哪里,就把我们的科研成果推广到了哪里。企业解决了我们成果中试、小试等问题,大大缩短了成果转化周期。”
郑秋鹛告诉记者,现在东农已经实现了“点上开花、线上辐射、面上拓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态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从2013年至今,东农通过“寒地项目”,累计筛选推广19个新品种,转化17项科技成果,创造经济效益8.4亿元。2014年到2016年,东农还分别与密山绿莹高丽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垦建三江管局龙腾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作,推广“粳稻高产及防病健身关键技术”和“旱地粳稻税费优化技术”,实现增收近6000万元。
成果转化加速倒逼科研创新升级新型服务体系助力做好“粮头食尾”
东农在我省广大地区进行技术推广和服务时发现,我省有许多坡耕地,一下雨就把黑土壤都冲走,引起水土流失。针对这个问题,东农发明了一种新农机——垄沟筑挡机械。这种机械可以在玉米和大豆播种的同时,让土地形成防止水土流失的坑沟,既有增产效果,又有环保作用。目前,这一新农机已经被一家企业转化,并在近1.3万公顷耕地上推广。
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东农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转化新成果的同时,也为新的科研方向提供了灵感。仅通过“寒地项目”,东农就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40篇,审定新品种3个,转让专利3项。
郑秋鹛表示,下一阶段将针对大学人才机制,尤其是教师的职称评审机制、岗位聘任机制,基层和高校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已经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和科技转化平台更有效地为龙江农业发展服务。
东农党委书记冯晓说,“寒地项目”对新的大学的科技服务模式做了一个探索,可以让高校形成更好的机制、更好的策略、更好的服务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持龙江现代化农业大发展。目前,这个项目只是以学校育种、种植和肥料等专业为主。未来,会把农机、水利、食品和经管等专业也囊括到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之中,让龙江大地的农民可以获得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技术支持,为我省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做出应有贡献。(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衣春翔)
(责任编辑:孙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