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动态

哈工大“复材所”是这样炼成的

2017-01-24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导,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孟松鹤;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导,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副所长王荣国;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导朱嘉琦;哈工大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张幸红;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导左洪波。这6个人的名字也许你并不熟悉,可是今年我省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的33人当中,就有这6个人。而且,他们都来自哈工大,都来自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复材所”)。

  有了头雁带领,群雁才能振翅高飞

  走进哈工大科学园正门,沿着主干道航天路前行百余步,左手边就是鼎鼎大名的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初,顾震隆、杜善义等从国外进修回国,率先在国内开始了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并构建了这个研究所。

  匆匆忙忙从实验室赶到会议室接受记者采访的,是“复材所”的80后教授熊健,高高帅帅的一个大男孩。“哈工大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是一个走在复合材料研究世界前沿的团队。优秀的创新团队,首先要有优秀的领军人物。就像一个‘雁阵’,有了头雁的带领,群雁才能展翅高飞,奔向目标。”熊健说,这是哈工大学术梯队建设理念的形象比喻,也是哈工大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大师加团队。

  这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头雁,就是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

  这支61人的团队群星璀璨,除了带头人杜善义院士以外,还拥有6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4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并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111”引智团队等。

  如此优秀的创新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韩杰才院士说,“复材所”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团队建设理念,培养和吸纳人才,努力营造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令人人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人尽其才。发扬哈工大敢于破格提拔年轻人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多人在研究生期间或刚刚参加工作就能够取得显著成果,甚至获得了国家级奖励,为其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赫晓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林志等就是在那个时期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复材所”的雁阵也就从那时起渐渐壮大起来。

  所训:崇德广业,穷理致用

  “一个团队里,如果人人看重个人得失,就不可能有长久合作。德才兼备德为先,只有大家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团队才有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攻克难关,成就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复材所”教授戴福洪介绍说,针对“复材所”的特点,杜善义院士亲自定下“崇德广业,穷理致用”的所训。“对待科学研究不能一知半解,人云亦云,必须穷理。‘穷’就是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复材所”1979年出生的年轻教授王长国告诉记者,杜院士对研究所的定位是,理工结合,即不仅可以立足国际学术前沿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还必须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学以致用。随着研究所核心凝聚力不断提高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杜善义又及时在文化层面提出了“三个不忘”:不忘使命,不忘创新,不忘团队。

  “复材所”副教授矫维成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一个大团队的精诚合作,也不能缺少世界范围内的协同创新。“复材所”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合作,每年都创造机会派送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出国学习、进修或交流;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进行深层次合作,目前已取得突出成果。此外,“复材所”与法国和新加坡等开展了实质性科研项目合作,并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东京大学和悉尼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着眼未来,建设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杜善义院士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意愿,确定大家的研究方向,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形成既互相交叉又相对独立自主研究的良性局面。早在研究所刚起步的阶段,杜院士就预测到了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动向,并开始有意识地安排我们向各个主要领域进军。”戴福洪说,为确保“复材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杜善义院士在创所之初就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梯队建设思想,确保整个团队年龄结构合理,业务各有所长。

  就年龄结构而言,研究所的骨干力量主要分四批:第一批毕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在是各个分学科的带头人;第二批毕业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们都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中坚力量;第三批毕业于21世纪初期,他们处在科研第一线,正逐渐走向成熟;第四批是近期通过海内外引进或自己培养的青年学者,不仅是发展的后备力量,也是目前科研的生力军。

  戴福洪告诉记者,“复材所”实行学科交叉,明确定位,凝练出了五个彼此各有特色又互有联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多年来,研究所在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轻质材料与结构、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柔性材料与结构、智能材料与结构这五个主要方向的基础上形成了五支队伍,犹如五座山峰,傲然耸立。

  如今,研究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矫维成副教授说,多年来,五支队伍坚持工程项目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方式,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已有2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10余部。

  薪火相传,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率先正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是研究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特色。”王荣国介绍,2004年4月8日,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和科研条件,从本科三年级开始,要求每名导师最少要指导一名本科生。本科生导师的定位是“双重导师”——既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又是学生业务素质的指导者。

  硕士生刘远鹏大二时,在王长国的指导下做了“充气翼无人机”的科技创新项目;大三时选了王长国做本科生导师;以本科第二的成绩保研后又选了王长国做硕士生导师,硕士毕业获得优秀硕士论文金牌,以优异成绩继续跟随王长国攻读博士学位,并分别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目前在国际力学领域权威学者高华建院士团队进行联合培养。像刘远鹏这样受益于研究所育人模式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很早就得心应手地走上了科研道路,并且毫不犹豫地定下了继续深造的目标。

  “复材所”还坚持多学科引进人才和招收研究生,同时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科研方法推广到培养人才上,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有意识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刘远鹏就是在另一个梯队成员王超的帮助下,掌握了以分子动力学的方法解决科研问题,其科研成果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复材所’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个研究所里充满关爱,老带中、中带青,杜善义院士和韩杰才院士就像我们的家长一样。”教授王长国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导学”互动,相辅相成,才能做好研究生导师,培养出优秀的博士生,才能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薪火相传,进而使研究所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毕诗春)


 

(责任编辑:孙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