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期的黑龙江省,今冬围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冰雪经济,促进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冰雪产业层次,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激发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生新动力。
深挖冰雪资源
“冰雪之冠”品牌效应显现
洁白的雪花伴着暮色缓缓从天上飘落,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显得婀娜多姿,为“雪屋”“雪松”增添了勃勃生机。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操着不同口音在这里追逐、嬉闹着,各种欢呼声、感叹声、尖叫声在雪乡上空回响。
每当夜幕降临,第18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就会幻化成一个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冰雪童话王国”。这个园区的副总经理王增钰说,今冬冰雪大世界园区占地80万平方米,总用冰量18万立方米,总用雪量15万立方米。
黑龙江省冰雪季漫长,是全国冰雪资源最密集的省份。经过多年经营,目前全省拥有各级滑雪场上百家,冰雪大世界、雪乡、漠河北极村等景点在国内外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冰雪之冠”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今冬黑龙江冰雪要突出视觉冲击力。”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锡东光说,黑龙江省今冬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独特冰雪景观为核心,补充丰富多彩的冰上与雪上活动,整合打造127项冰雪文化旅游体育项目,把冰雪活动演绎成融旅游、文化、体育等多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张丽娜介绍,全省围绕冰雪题材创作出一批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产品,推出多种独具冰雪特色的歌舞剧、冰上杂技等在国内外巡演,漠河北极人家文化产业园等1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不断加大与国外冰雪文化艺术交流。
转变思想观念
“冷资源”打造“热产业”
蔚蓝的天空下,一条长达5公里的雪道从亚布力海拔1374米的山顶垂下。一群身着鲜艳滑雪服、“全副武装”的滑雪者从山顶俯冲而下,享受着中国最长单条雪道的惊险与刺激。
亚布力是哈尔滨市郊的普通小镇,却因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多等级雪道,成为我国滑雪产业的“领军者”。亚布力只是黑龙江省发展冰雪经济的缩影。
过去黑龙江人“对冰天雪地看劣势多、看优势少”,对冰雪优势的开发利用不够。如今,这种思想正被扭转,“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近年来,黑龙江各级党委政府把冰雪相关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从品牌打造、产品体系、资源合作、营销策略方面对冰雪产业进行全新包装和升级。
种植“寒地花菇”,出口到世界各地;研制新型压雪机、造雪机,打造我国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举办冰雪经贸论坛,扩大对外商贸合作;发展云计算,节能又降耗。在各地不断探索中,黑龙江省冰雪产业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黑龙江省委负责人介绍,全省通过对冰雪产业扩量升级,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教育、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冰雪产业层次,实现龙江冰天雪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扬长避短变短为长打造冰雪经济“新引擎”
面对经济发展多年未有的下行压力,黑龙江省通过培育冰雪产业,做大冰雪经济,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支撑了全省经济实现稳增长。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局长王敬先介绍,天然林商业采伐全面停止后,旅游产业成为森工主要产业。一个“雪乡”景区旅游人数一年就能达到56.7万人次,旅游产值达到5.4亿元。亚布力景区带动了周边农家乐、餐饮业、运输业等行业发展,间接安置就业1800余人,一年可为群众创收3800余万元。
“在过去,企业家到黑龙江投资建厂有怕冷的顾虑,现在冰雪反而成了我们招商引资的‘卖点’。”黑龙江省一位干部说,去年哈尔滨冰雪节期间举办的寒地博览会,签约额达5.5亿美元。
冰雪经济产生了强大“蝴蝶效应”。近几年,冬天到哈尔滨的机票、火车票非常紧俏,高峰期日均增长30万人。去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省接待游客901万人。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3.6%,冰雪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
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等专家认为,冰雪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相对工业增速回落造成的经济下行,旅游业可以成为缓解东北等“工业老区”改革阵痛的上佳选择,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来源:新华社 记者 王春雨 李建平)
责任编辑:徐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