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一号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督查问责。干部群众带着情感深入基层,摸透实情找准短板,精准发力细致工作,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
精准发力产业强基
“我家以前就是种地,日子过得挺紧巴,市里驻村第一书记来之后,搞了旅游,办了农家乐。”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村民杨红丽说,冬天她的“农家乐”几乎天天有游客来,一年多收入七八万元。
饶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南河村又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小南河村依托大顶子山红色历史文化背景,组织农民成立了农家旅游协会,带动农民组建百人秧歌队和乡村文艺队,打造关东民俗老屋7处,创新设计了“开耕节”、“秧歌拜年”等民俗游玩项目,年接纳各方游客2万人次,年收益50余万元。
产业重构“到村到户”,激活“造血”功能。双鸭山市突出功能农业、电商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各县因地制宜,适时调整产业扶贫规划,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04亿元,发展产业项目12个。
各县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香瓜、毛葱、白瓜子、食用菌、黑木耳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13项,收益14.5万元,带动53个贫困户脱贫。由重点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代耕代种等方式带动153户贫困户脱贫。
产业项目模式不断创新。宝清县夹信子镇以提供菜单,自主选择的方式,创新推广了“扶贫项目自选菜单”。设计了旱改水、地栽木耳、果树种植、庭院经济、家庭养殖等五大项产业项目,农户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选择想发展的项目。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宝清县电商办同步入驻“第一书记扶贫超市”,将符合要求的产品现场拍片上线销售,所有商品由某超市统一结算,最后由第一书记将销售所得“零差价”返还给各农户。
多方帮扶合力攻坚
凝聚合力、多方联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全市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双鸭山积极推进各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职能部门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活动。
今年5月份,从市直机关单位选派的30名机关干部,组成10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开展工作,实现了全市5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8月初,从全市中省直单位、市直有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单位及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中选取了57家市级帮扶单位,帮扶55个贫困村。
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县级领导129人,县级帮扶单位422家,帮扶责任人1963人,市级帮扶单位57家。县级帮扶单位已全部对接完毕,市级帮扶单位中52家已完成与贫困村对接工作。帮扶单位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做到贫困人口可以退出,帮扶工作不能退出。
今年4月,“保险+期货”项目开始在饶河县试点,该项目可以把饶河县的农业引向纵深发展,在农业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增强收益的保险,真正让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体会到好处。
这是双鸭山针对贫困地区虽有产业但带动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金融扶贫”将更多贫困户、产业、企业联系起来的举措之一。该市在所属四县全部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如发生不良贷款,由县级政府和银行按照7:3或8:2的比例先行垫付。
此外,市扶贫办还与保险公司积极对接,通过人身意外险、家庭财产险、大病医疗险、产业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一揽子保险计划,为贫困户提供人身安全、生产生活等全面保险保障。
政策兜底完善保障
社会保障“政策兜底”,不让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双鸭山构筑健康、社保、教育扶贫等多重防线,破解“支出型贫困”问题。
双鸭山市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统一划拨学龄前及义务教育各学段学生的助学资金,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双鸭山将贫困村作为改造重点,将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加大对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以兜底保障为重点,以分类救治为主要抓手,双鸭山加大工作力度,把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让贫困人口获得最多健康实惠。
完善兜底制度,助推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双鸭山重点加强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的社会综合保障。预计2017年底,基本完成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在标准、对象、程序、信息等方面的衔接,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农村残疾家庭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刘晓云)
(责任编辑:孙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