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绥化新一届市委常委面对经济下行加深的特殊形势、重点工作集中攻坚的特殊任务和维护安全稳定的特殊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及各个方面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鼎力支持下,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取得了换届开局之年各项重点工作的九大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绥化市紧跟中央和省委步调,强化市委统筹领导和定向把关,调优专项小组力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先后召开市委深改组会议9次,召开常委会、专题办公会、专项小组会研究改革30多次。一是推进以经营体制创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改革。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安达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青冈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供销社基层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规范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二是推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清零,实现清单制度全覆盖。28个市直部门的278项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对涉建领域审批先期进行流程再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三是推进以市场化机制改革为重点的经济领域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有序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民生价格改革和房地产去库存,稳步推进厂办大集体、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新增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1家。四是推进以完善制度体系为重点的党建改革。率先建立政治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1+N”大党建机制,深入推进人才和科技制度改革。稳步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市县两级党委巡察工作全面启动、市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全部完成。
稳定经济运行取得新突破
有效遏制经济下行,经济运行回暖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是项目投资拉动增强。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60个,签约资金2168亿元。成功促成投资1060亿元的恒大集团、投资70亿元的新和成、投资29亿元的国投公司等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71个,完成投资320.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44%。新续建超亿元项目104个。二是优势产业支撑增强。围绕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千百十”工程。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户,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规模以上企业拉动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重点企业发展到50多户,安达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三是新兴业态动能增强。实施科技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科技型企业9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居全省前列。新注册工商企业增长43%,居全省第2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4%。四是企业税收贡献增强。全市税收收入实现32亿元。国税税收千万以上企业达到55户,工业对税收增长贡献率达到49.1%。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围绕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领跑者,绥化市农业生产质量标准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预计粮食总产243亿斤。在结构调整上,调减玉米面积,扩大水稻、大豆以及杂粮杂豆、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面积增幅均居全省第一,鲜食玉米面积占全省36%。兰西被确定为全国(蔬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在三产融合上,推行“1+1”模式,引进涉牧项目21个,总投资107亿元,畜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推行“1+2”模式,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2户,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1户,增幅全省第二。推行“1+3”模式,培育了望奎“两个爸爸”农场等田园综合体,规划启动了肇东航空小镇、兰西玫瑰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在产能提升上,生态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20.2万亩。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高标准示范样板基地47个,占全省15%。在产品营销上,深入实施“寒地黑土+”双品牌战略,整合各类龙头企业50家,谋划推动与恒大农牧“双品牌”直销店全国布局。“五谷杂粮下江南”系列活动成果丰硕,参与企业107家,销售农产品66万吨,总签约额58.8亿元。“寒地黑土E购”成为全市首家自有电商平台。在秸秆利用上,一手抓禁烧,一手抓利用。争取秸秆转化扶持资金8000万元,撬动政府和民资3.5亿元。新增收贮经营主体59个,总数达到138个。
融入区域发展取得新突破
借助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省会建设机遇,加快推进与哈尔滨的互联互通、借智借力、共建共享,构筑哈大绥“黄金三角”。一是打造中心城市。成立中心城市建设专班,系统谋划建设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区副中心城市、龙江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充实市规划委员会,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启动“引水入城”,谋划启动第二水源地。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及“三供三治”投资近10亿元。二是推进重点项目。举全市之力打造松花江都市田园创新示范区,与恒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一期重点开发建设恒大“童世界”等项目。绥化民用机场选址获得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批复。哈黑公路兰明青段建成通车,绥大高速进入征地阶段,哈绥城铁、哈佳铁路电气化改造启动前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与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公司、昆仑能源公司签署天然气综合利用合作协议。三是深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1个。“大齐绥”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已纳入全省计划。与广东省湛江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改善保障民生取得新突破
全市民生支出33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86.1%。市本级27件民生实事,已完成21件。一是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扎实推进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创业就业。二是完善优化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城乡低保标准与全省同步实现11连增。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超出年计划,货币化安置比例90%,泥草(危)房改造居全省第一。肇东被评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事业。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加快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和乡(镇)村体育场地建设。四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探索乡村治理、社区治理、行业治理新机制,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全区域生态工程。一是全力抓好黑土保护。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82万亩,保护率83.1%,全省最高;落实“三减”面积760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面积22万亩,争取耕地轮作试点81万亩。二是全力抓好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有效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植树造林。三是全力抓好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治霾卫蓝”“治污净水”“保土护田”等专项行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的36项意见得到有效整改。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5件。四是全力抓好城乡环境。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7.85亿元,26个国家级重点镇完成投资5.66亿元。完成440个示范村和达标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绥棱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
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
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夯实民主法治建设基础。一是坚持巩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听取审议工作报告15项,组织开展代表视察、执法检查5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9人次,提出意见建议50多项。稳步推进地方立法,启动了立法专家智库建设和立法规划编制等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支持市政协紧扣中心工作协商议政,对“都城地”建设进行深度咨政建言。扎实开展视察、调研和民主监督,在发展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三是不断放大统战工作优势。全市统战系统签约引进产业项目12个,募集各类扶助资金7000多万元。四是深入推进法治绥化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扎实推进“七五”普法。望奎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市委高度重视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强化党管武装,大力开展“双拥共建”,积极抓好军转安置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动员建设。
宣传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参加龙江讲坛集中辅导5期。创新建立市委常委会“微学习、微课堂、微论坛”制度,领学、督学、促学,开展学习40余次。二是积极营造舆论氛围。统筹各类媒体资源,聚焦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在中央和省级媒体谋划推出一系列重点报道,讲好绥化故事,传播绥化声音,树立绥化形象。积极开展净网行动,持续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和调控管控。三是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培育了一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典型群体。四是全力促进文化繁荣。大型拉场戏《海伦往事》成为东北三省唯一入选的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猫冬》、《彩虹》等多部电视剧在绥化拍摄。
从严管党治党取得新突破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突出抓“关键少数”,净化政治生态。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身体力行作表率”作为首位要求,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从严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制度、市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常态推进学习教育。各层面党员干部讲党课8000余次,组织近4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四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人岗相宜、岗能相适,坚持“凡提四必”,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五是创新推进基层党建。以健全完善“1+N”大党建机制为抓手,实施党建示范工程,建设45条党建示范带,培育了295个先进典型。六是保持高压反腐态势。深入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运用第一种形态,抓小抓早,防微杜渐。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6个,给予党政纪处分369人。零容忍惩治腐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23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193人,立案审查市管干部46人。(来源:黑龙江日报,洪家兴岳海兴本报记者程瑶)
(责任编辑:孙立虎)